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13
人民法院根据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一旦这些文书生效,被执行人即应自动履行其义务。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申请人即为提出申请的权利人,而被执行人则是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他并不会因此而被拘留。
司法拘留是指法院为了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于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的一种限制其短期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有当被执行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时,法院才可以予以司法拘留。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并且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那么只能中止执行,等到被执行人有了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如果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有以下行为之一,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单位,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