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命令强制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法律知识

行政命令强制执行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5-02-17

 
129980

行政命令的概述

行政命令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要求相对人采取一定行为或不采取行为的强制性意思表示。行政命令具有强制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相对人采取一定行为的命令,如命令纳税、命令外国人出境;另一类是要求相对人不采取一定行为的命令,被称为禁止令,如禁止通行修建马路、禁止携带危险品的旅客上车等。

行政命令的分类

在西方国家,学者将行政命令分为四种:执行命令、委托命令、独立命令和紧急命令。行政命令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职权。

行政命令的形式

从形式上理解,凡是带有“命令”或“令”的行为都可称为行政命令,如授权令、公告令、执行令、嘉奖令、任免令等。行政命令与行政检查、行政处置、行政决定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可以成为后者的形式。例如,在行政检查中可以有检查命令,在行政执行中有行政命令。行政命令并不仅限于行政处理行为,还可以表现为行政处理行为以外的行政行为,如准行政行为的行政授权表现为授权令。

行政命令的理解

从实质上理解,行政命令是行政主体的一种强制性行为,只存在于行政处理行为之中,并与行政检查、行政决定和行政强制执行相互关联、衔接。行政命令具有以下特征:①行政命令由有权发布命令的行政主体作出;②行政命令属于行政主体的一种处理行为,要求相对人采取一定行为或不采取行为;③行政命令要求相对人履行义务,而不是赋予相对人权利;④行政命令是为相对人设定的行为规则,具体规范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事物或特定人所作;⑤相对人违反行政命令,行政主体可对其进行制裁;⑥行政命令是依法或依职权作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对人不服行政命令时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请途径解决。这与行政决定不同,相对人如不服行政决定,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直至行政诉讼。(应区别抽象行政命令与具体行政命令)

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根据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障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这些文书一旦生效,义务人必须自动履行。如果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权利人称为申请人,被指定履行义务的人称为被执行人。

延伸阅读
  1.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2.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3.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
  4.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有哪两类?
  5.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所需材料清单
  2.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3.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4.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5.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含义
  6.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
  7. 行政拘留: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