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民法院行政监督的合法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监督法律知识

探讨人民法院行政监督的合法性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1-01

 
129028
在我国各级部门的工作中,接受监督能更好地保证工作的完成,更促进单位与部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那么人民法院可以行政监督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行政监督的定义

行政监督是指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和督导的活动。广义的行政监督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力量的监督,而狭义的行政监督则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身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的监察和督导。

人民法院的行政监督能力

作为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具备司法监督的职能,但不具备行政监督的能力。

行政监督的原则

行政监督作为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行政监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法性原则

行政监督的合法性是行政监督主体从事监督活动的必要条件。合法性体现在行政监督主体的合法性、监督活动符合法定程序以及监督活动符合法定方式。

经常性原则

行政监督是一种经常性活动,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决策、协调和执行等各个环节。经常性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政府行政组织和公务员在处理公务中的不当行为和违法现象,并及时纠正和处理,以避免增加社会成本。

平等性原则

依法监督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社会主义行政监督的基础。无论是领导机关还是被领导机关,无论是专门监督机构还是一般机构,无论是领导者还是一般公民,在监督的权利和接受监督的义务上都应平等,不存在不受监督的特权或享有特权的监督。

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主要涉及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和监督范围的广泛性。行政监督的性质决定了全体公民对政府的公务活动都有实施监督的权利。这种广泛性还体现在行政监督对所有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措施和行政制度的实施都要进行监督。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行政监督实施后的结果。有效的行政监督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和及时,确保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追究和严格执法。

延伸阅读
  1. 刑罚罚金的减免规定有哪些内容
  2.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3. 行政裁定书范本: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或驳回申请
  4. 行政强制法加处罚款是否可免除
  5. 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

行政许可法热门知识

  1. 谎报刑事案件的处罚
  2. 被判刑后非直系亲属的会见权
  3. 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问题
  4. 餐饮无照经营的处罚方式
  5. 工商查出卖假酒怎么处理
  6. 个体工商户转让后债务承担怎么承担
  7. 34岁扶贫干部殉职,追授荣誉称号条件
行政许可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