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司法权运用时难点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中司法权运用时难点有哪些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8-07

 
128601
1、配置的制约性。司法权的配置是司法权运用的外在条件,司法权配置的均衡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司法权能否公正、高效、权威的运作。从司法权的总体状况来看,目前,司法权配置呈现出三方面的特性。一是地方化。根据制度设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相应设置,人民法院的院长也是由同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司法权的运行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制约。二是行政化。在我国,司法权配置的行政化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人事管理上的行政化,特别是法官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由行政序列来进行。在案件审理上组成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却在行政化的组织体系下讨论、裁决案件。三是依赖化。法院的人、财、物受制于同级地方政府,行政权对司法权呈现出非对等的制约。汉密尔顿曾经说过:“就人类天性之一般情况而言,对某人的生活有控制权,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4行政机关就有着对人民法院的“生活控制权”,司法权就必然会受制于行政权。从行政诉讼的保障状况来看,“目前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是多方面的,其中行政法官队伍的不适应带有全局性负面效应。”5行政法官因所要处理的争议有其特殊性,故必须由具有一定行政经历、获得相应法律资格的人担任。而我国在2000年以前,一些行政法官既没有从政经历,又缺乏相应的法律资质。行政审判庭的建制也缺乏制度保障。行政审判组织不太健全,人员不太稳定。基层法院行政审判庭尚未达到组成至少一个合议庭的占40%,6“一人庭”、“二人庭”现象相当普遍。因此,行政诉讼中司法权的运用,还受到自身制度和现状的制约。

行使的有限性

排除司法权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

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司法权对行政权有效监控有些先天不足。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总是需要一定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依据,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必然涉及到对其依据进行审查。然而,行政机关往往以情况特殊为由,规避对其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行政法官在此种情形下往往会回避矛盾,使得可能引发大面积行政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司法审查。

机械的“合法性”审查限制审查原则

审查原则限于机械的“合法性”审查,而排斥合乎法律目的、精神、原则的审查——即广义的“合法性”审查。目前我国行政立法不够完善,行政机关仍然有着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在行政诉讼中,往往检视行政行为合不合乎法律条文。这种机械的“合法性”审查原则,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大量的行政行为无论正确与否均“无法可依”,法院无从对其进行审查,对引起的行政诉讼也只能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另一种是行政机关在其自由裁量范围内所作出的行政行为,确实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依,但明显不符合法律目的、原则和精神的,也只能限于机械的“合法性”审查,视为“合法”的行政行为得以维持,而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也只能听之任之、爱莫能助了。

难求的平衡性

司法权的功能

司法权作为一种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定纷止争”的功能,同时也是纷争中权利受到侵害的一方寻求司法救济和司法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司法权还具有救济和保护的功能。

司法权的困境

行政机构只是特定国家利益或利益的代表,而法院要在各种社会利益(尤其是发生冲突的利益)之间保持相对的中立,并侧重从为受到非法侵害的权利提供救济方面,对上述利益进行协调。在裁决具体的行政纷争中,法院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行政诉讼中司法权的运行,既要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又要维护正常的行政秩序、保障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既要有效地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又要扎实地配合行政机关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工作大局。如果司法权运用稍有不慎,就会引致人民群众的不满,也可能引起行政机关的不满。因而面对这种特殊的当事人就难以求得平衡性。特别在当前社会变革、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行政机关面对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司法机关也必然会遇到一系列行政诉讼难题,因而其运行的难度会愈益加大。

延伸阅读
  1. 导致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有哪些
  2. 发明专利的转让合法性
  3. 公司决议的有效性
  4. 公司解散的分类
  5.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必要性及条件

行政复议法热门知识

  1.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基本结构及其法律制度的构建
  2. 行政复议申请书应载明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
  4. 听证程序
  5. 行政复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6. 工伤行政复议的复议决定书的存在与法律效力
  7. 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
行政复议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