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进行协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19
【行政诉讼】对行政案件进行协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行政诉讼中的协调制度
一、行政合同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的调解
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合同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允许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这一规定明确了调解在行政诉讼中的合法地位。
二、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和协调制度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如果适当减轻处罚或作出让步,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违背法律。这意味着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采取协调的方式,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三、协调作为解决行政纠纷的有效手段
行政诉讼的目的是解决纠纷,并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协调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在行政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判决的局限性
1. 单纯行政判决难以平息纠纷
由于单纯的行政判决难以彻底平息当事人的纠纷,导致行政诉讼的上诉和上访率较高。无论是撤销判决还是维持判决,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2. 撤销判决和维持判决的问题
撤销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可能引发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不服甚至上访申诉。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而相对人对重新作出的行政行为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这增加了诉讼成本,浪费了司法资源。维持判决的情况下,原告上诉的比率非常高,无法达到彻底解决纠纷的目的。
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1. 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行政诉讼中适当运用协调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定纷止争和案结事了,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
2. 监督行政行为的需要
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运用符合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助于监督行政行为。
3. 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
建立行政诉讼协调制度是为了追求公正与效率,符合法院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的要求。这样的制度能够提高行政行为的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运用行政诉讼协调制度,可以更好地解决行政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发展。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创设是现实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