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29
国家赔偿的请求人包括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公民的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也有权要求赔偿。
要求赔偿应当首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指的是在行使职权时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以及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机关。行政赔偿请求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要求赔偿的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递交。申请书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申请的日期。
赔偿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如果逾期不赔偿,或者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行政赔偿的请求人可以在期间届满后的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刑事赔偿的请求人可以在期间届满后的30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请求人可以在收到决定后的30日内,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后的30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国家赔偿,又称国家侵权损害赔偿,是指由国家对于行使公权力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在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进行了修正。该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受害人有依照该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按照该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