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6
1. 请求国家赔偿
2. 请求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 请求抚恤金、救济金
4. 请求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5.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 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7. 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8. 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9.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
10.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11.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12.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13.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指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为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难以通过常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
律师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或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将面临司法行政部门给予的警告、责令改正以及停止执业1个月至3个月的处罚。同时,违法行为者可能会被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并处以1倍至3倍所收财物价值的罚款。
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时,可以享受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补贴。
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结案材料后,应向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补贴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参与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需申请刑事法律援助,应向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法律援助不得收费,违反规定者将面临司法行政部门给予的警告、责令改正以及停止执业1个月至3个月的处罚。同时,违法行为者可能会被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并处以1倍至3倍所收财物价值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