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及补充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法律援助 > 法援指南法律知识

国家对于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及补充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7

 
403272
民事诉讼纠纷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发生,尽管民事诉讼的影响性不大,但同样跟公民个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所以很多人在诉讼的时候都会找专业法律人才的帮助,他们想要申请法律援助。那么,国家对于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民事法律援助事项进行补充规定。公民可以根据以下规定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
  2. 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3. 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

法律援助申请审查和重新审议

法律援助机构将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进行审查。根据案件或事件的具体情况,法律援助机构有权适当延长审查时间,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0日。如果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申请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申请重新审议。同级人民政府将在收到重新审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审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法律援助机构。

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于1994年建立,旨在通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提供减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和司法公正。

公民获准受援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
  2. 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或失业救济标准,或能够提供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证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或是未成年人、盲人、聋人、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具体形式包括解答咨询、调解、刑事辩护和诉讼代理、非诉讼代理以及办理公证等。

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10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给予或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对于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在接到指定通知后3日内指派律师提供辩护。

法律援助热门知识

  1. 国家对于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及补充规定
  2. 外籍学生申请市法律援助的条件
  3. 法律援助范围及申请条件
  4. 离婚法律援助如何申请
  5. 工伤赔偿可以请法律援助律师吗
  6. 找律师是找当地的还是外地的
  7. 刑事案件援助律师好还是另请律师好?
法律援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