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2-12

 
127145

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原则的讨论

一、法定原则的适用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的法治国家原则,地方立法中设置行政处罚必须遵循法定原则。法定原则包括了法制统一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原则。地方立法在设置行政处罚时,必须在法制统一的前提下进行,而不应该仅仅强调地方特点而各自为政,从而破坏法制的统一性和法治国家的原则。此外,由于行政处罚具有干预性行政行为的性质,各行政处罚设置主体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设置行政处罚,不得超越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处罚设置权限的上限,更不能滥用行政处罚设置权,超越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处罚名称、数额幅度的上限。否则会过度地限制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权的规定

根据我国1982年《宪法》及其《组织法》规定,地方人大和省会所在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以上的市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并没有规定有关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权的具体规定,导致处罚泛滥的混乱局面。直到《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以后,地方才被授予一定的行政处罚设置权,从而纠正了这种局面。

三、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的范围和限制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但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行政处罚法》第13条第1款明确规定地方人大和较大市以上各级政府可以在其制定的规章中,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设置行政处罚。此外,《行政处罚法》第13条第2款还规定了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省会所在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以上的各级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地方人大常委会规定。这样,《行政处罚法》明确了地方行政处罚设置主体的权限,规定了各行政处罚设置主体之间的关系。

四、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原则的遵循

在目前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地方立法不能再自主设置行政处罚,而必须严格遵循法定原则。在地方立法时,首先要明确地方所要制定的地方性法律规范的性质,是执行性的还是创制性的。然后,严格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进行地方立法。对于创制性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的范围,应受到排除和防范危害原则、地方特点原则的限制。

五、结论

根据法定原则,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必须遵循法制统一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原则。地方立法在设置行政处罚时,必须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规范的权限上限,更不能滥用行政处罚设置权。在地方立法时,应明确地方性法律规范的性质,严格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进行设置。创制性地方立法中行政处罚设置的范围应受到排除和防范危害原则、地方特点原则的限制。
延伸阅读
  1.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2.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3.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定
  4. 治安拘留罚款怎么交?
  5. 法律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2.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4.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5. 九年义务教育的劝退问题
  6.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7.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