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法律依据及其争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实施法律知识

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法律依据及其争议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7-05

 
417135

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是对卖淫、嫖娼人员实施收容教育的法律依据。根据该办法,收容教育是指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组织劳动以及进行性病检查、治疗的行政强制教育措施。对于尚不适用劳动教养的卖淫、嫖娼人员,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实施收容教育,其期限为六个月至两年。

违背《立法法》的争议

然而,《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被指违背了《立法法》。因为收容教育将卖淫、嫖娼人员限制在特定场所进行强制劳动,这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根据《立法法》,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制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而国务院并无此权力。

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冲突

收容教育制度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冲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6条规定,卖淫、嫖娼行为应处以拘留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并可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可处以拘留五日以下或五百元以下罚款。事实上,公安机关一直执行罚款或拘留的制度,而未听闻过收容教育的实施。尽管收容教育看似处罚较轻,但实质上剥夺了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往往难以被接受。据了解,目前全国只有北京仍保留收容教育制度,其他地区已不再实施。这是否对在北京从事卖淫嫖娼的人员不公平呢?

废除收容教育制度的可能性

过去,国务院曾颁布了《收容遣送制度》、《劳动教养制度》和《收容教育制度》这三个行政法规。然而,收容遣送制度已被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也因上访妈妈唐慧的控告而废除。那么,黄海波案是否能成为撬动收容教育制度终结的杠杆呢?这令人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
  1. 行政处罚法定依据的审查
  2. 酒后寻衅滋事行为的概念
  3. 行政处罚的解除时间
  4. 个人隐私的保护及违法行为
  5. 居民盗用自来水的法律处罚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
  2. 违纪事实认定的依据及程序
  3.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
  4.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5.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6.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7.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