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01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行政处罚权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使。
如果两个以上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对同一行政违法案件都有管辖权,并且发生管辖权争议,双方协商不成的,应当向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报请指定管辖权。
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适用行政处罚的条件包括:违法行为已经实施,且该违法行为违反了行政法规范;行政相对人具有责任能力;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处罚;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
适用行政处罚的方式包括:
- 不予处罚: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如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受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行政处罚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制。
行政处罚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依法公正地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同样的违法行为应受到同样的处罚,不同的违法行为不应受到同等的处罚。
行政处罚的种类、程度和方式应当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相适应。
行政处罚应当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教育和改正。
行政处罚不免除违法行为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也不取代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承担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