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认定为什么需要证明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事实认定为什么需要证明标准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20

 
126798

行政处罚的事实认定及证明标准

一、行政处罚的事实认定

行政处罚的适用是以事实为基础的。然而,执法人员往往无法直接感知违法事实,对于他们来说,违法事实是无法重现的过去事件。对于未直接感知的过去,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去认识和判断。这种认识和判断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对过去的确信或怀疑的心理状态。因此,作为行政处罚的适用前提,违法事实是通过执法人员通过各种证据对事实进行认定的。当这种认定在法律上被视为可接受时,就可以作为法律适用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执法人员只能认定法律上的真实,而无法获得绝对真实。

以一起销售假药案为例,行政机关接到举报后,对相对人是否实施了销售假药行为并无直接感知。行政机关只能通过调查取证,收集一系列证据,如销售记录、举报者提供的发票、药品的检验报告等。最终,行政机关根据这些证据对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并不是事实本身,因为事实只存在于过去。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是对相对人过去曾经销售假药的确信,这是通过证据形成的。

二、行政处罚证明标准的含义

既然证据促使行政机关确信曾经发生过违法事实,并作出处罚决定,行政机关的确信应当有一个标准,即在法律上被接受的最低限度。否则,行政机关根据证据认定事实将成为任性行为,无法实现法律适用的公正目标。此外,如果缺乏这个限度,司法对行政处罚的审查也将没有统一的尺度,法官对行政机关的确信评价也将成为任性行为,导致法制不统一。因此,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司法审查,都要求法律确定这个限度。法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设计各种规则尽量排除可能出现的任性。

在证据学中,这个限度被称为证明标准。证明标准解决的问题是证据达到何种程度时,可以认定待证事实。具体到行政处罚中,证明标准即为证据达到行政机关对待证事实认定的最低限度。也就是说,当用来证明一个待证事实的证据达到或满足这个限度时,该待证事实在法律上被视为真实存在。法律上的真实存在意味着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应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所采用的证明标准相同。如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与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不同,那么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对行政机关来说将没有意义。行政诉讼对行政处罚合法性的判断对行政机关具有最终性,因此,行政处罚必须经受法院的审查才能被视为合法。因此,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同时也适用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行政处罚的审查。

三、确定行政处罚证明标准的可行性

证明标准作为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概念,是否可以被法律尤其是成文法所确定呢?答案是肯定的。尽管证明标准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于人们内心中的概念,但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证明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过程,具有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经验积累和理论分析来掌握这种认识过程。因此,法律完全可以对证明标准进行确定。实际上,无论对待证明标准理论的态度如何,法律中是否明确规定,证明标准在认定事实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延伸阅读
  1. 见证人是否需要回避
  2.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
  3. 买车遇到套路贷应采取的法律措施
  4.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5.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
  2.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3.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4.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5.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6.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问题
  7. 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