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审计结果施工单位不认可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审计局审计结果施工单位不认可怎么办

点击数:255 更新时间:2023-12-20

 
12302
与政府有关的施工工程都会被审计局进行审计,以便于对该工程进行合理的管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审计局的审计结果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施工单位有权对有异议的审计结果向上级部门提出裁决的要求。接下来,就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局审计结果

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是指审计机关独立依法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被审计单位包括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级政府、国家的事业组织或者使用国家资金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因此,审计应该被直观地理解为政府内部的监督关系,而不是普通的民事行为。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

根据《审计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从文字表述来看,“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显然是建设单位的内部行为,并不牵涉到施工单位。然而,《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进行了细化的规定,包括以下情况:(一) 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二) 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者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审计机关对这些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在对这些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审计机关可以对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

审计结果的约束力和救济渠道

根据以上规定,审计结果对设计、施工、供货单位并没有直接的约束力。审计机关的行为并不是直接针对施工单位的,而是将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与被审计单位(建设单位)应该直接完成的结算合并到一起。这可能导致施工单位面临困境。如果施工单位对审计结果有异议,只能通过建设单位来提出。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不服可以提请本级政府裁决或者提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因此,建设单位有救济渠道可寻求,但是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可能使被审计单位不会提起上述程序。如果施工单位想主动寻求救济,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或者仲裁方式解决与建设单位之间对结算结果的争议。施工单位可以从合同法的公平原则角度出发,提出虽然合同约定以审计为准,但有证据证明审计结果与事实不符,要求法院或者仲裁对审计结果进行调整。在综合考虑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各种因素后,施工单位可以考虑通过诉讼或者仲裁来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2. 市区内建筑工程高空坠物有什么危害
  3. 工程审计的定义和目的
  4. 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5.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面对处罚,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罚措施
  2.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
  3.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4.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5. 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介绍《条例》增加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范围
  6. 政府行政监督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7. 审计实质性测试的主要工作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