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间接证据定案规则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7-22
民事诉讼间接证据的定案规则
一、间接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根据证明理论和司法实践经验,在完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 每个间接证据都必须是依法取得且已经查证属实。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首先需要审查间接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对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经过庭上质证,进行查证核实。
- 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如果间接证据证明的是一堆相互不能结合的事实,即使有再多的间接证据也无法定案。
- 间接证据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使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证明体系。依靠个别的证据定案显然是不可行的,只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才能够定案。
- 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不能存在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被告人作出可靠的定罪结论,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在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切忌随意舍弃矛盾证据,勉强或草率地定案。
- 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能得出被告人有罪的唯一结论。刑事案件有其自身特点,认定案件事实需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其判决的严厉性高于民事判决,因此对证据的证明力要求较高。
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间接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对被告人可以作出有罪判决。
二、判断间接证据的方法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属于证据。在一起案件中,存在着很多证据,其中间接证据是指本身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单独一个间接证据无法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有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查明主要事实。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和关联性,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与其他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
对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的审查和判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 查看物证的合法来源,以及其外形属性等特征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是否存在假冒和伪造的情况。
- 调查证人的品质,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以及其他客观条件,判断其是否出于不良动机或受其他影响,导致提供的证言失实。
- 审查鉴定材料的可靠性,评估鉴定人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资格,判断鉴定结论是否准确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