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规则有哪些法律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收集法律知识

举证规则有哪些法律规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19

 
119457

《行政诉讼法》中被告的举证责任规定

一、被告提供证据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在举证时应当同时向人民法院提交事实根据和规范性文件。事实根据是指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而规范性文件则是指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决定等文件。在涉及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请示部分,仍然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二、被告举证的时间要求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应当在第一审庭审结束之前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如果在第一审庭审结束之后提供的证据,将不被视为有效证据。然而,如果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补充证据,无论何时,都有权要求被告补充提供证据。

三、被告的取证行为限制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只有当人民法院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时,被告才可以进行取证行为。

延伸阅读
  1. 遗产继承纠纷举证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2. 单位财产混同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
  3. 对于婚约解除后彩礼应如何让处置,法律有哪些规定
  4. 离婚案件举证时需注意的法律要求
  5.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刑事证据热门知识

  1. 受贿罪的证据要求及取证方法
  2. 技术成果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的问题
  3.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方法
  4. 被害人证据不足怎么办
  5. 法律上规定的证据种类
  6.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7. 刑事证据清单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