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进行了明确。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在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的人数不得少于两人。
对于被送交看守所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
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住处进行讯问。然而,传唤人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于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出示工作证件进行口头传唤,但必须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或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对于案情特别重大或复杂,需要采取拘留或逮捕措施的情况,传唤或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同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或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在传唤或拘传犯罪嫌疑人时,必须确保其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应当首先询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并要求其陈述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然后向其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然而,对于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犯罪嫌疑人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对于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讯问,并在讯问笔录中记录此情况。
讯问笔录应当交给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向其宣读。如果讯问笔录有遗漏或错误,犯罪嫌疑人有权提出补充或更正。在犯罪嫌疑人确认讯问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在笔录上签名。如果犯罪嫌疑人要求自行书写供述,应当允许。必要时,侦查人员也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亲自书写供词。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进行录音或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录音或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侦查机关负责入、案件侦查人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回避。
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法律权利: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并代理申诉和控告。
在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对于与检察人员或其近亲属以及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情况,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其回避。如果检察人员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其回避。
犯罪嫌疑人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聘请的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对于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权拒绝回答。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检察院采取的超过法定期限的强制措施,有权要求解除。
犯罪嫌疑人对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犯罪嫌疑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
讯问笔录应当交给犯罪嫌疑人核对。如果讯问笔录有遗漏或错误,犯罪嫌疑人有权提出补充或纠正。
对于检察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尊严的行为,犯罪嫌疑人有权提出控告。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因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使职权而受到侵犯,犯罪嫌疑人有权获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