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31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等交通工具,已经或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从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客观方面,本罪的表现为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破坏交通工具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放火、爆炸、拆卸或砸毁重要机件,故意违章操作制造事故,以及在修理中制造隐患并交付使用等。只有当破坏行为足以使特定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时,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倾覆是指车辆倾倒、颠覆,船只翻沉,航空器坠落等情况。而毁坏则是指使交通工具完全报废,或受到严重破坏以致不能行驶或不能安全行驶。倾覆、毁坏危险指的是破坏行为虽然未实际造成交通工具倾覆、破坏,但具有使之倾覆、毁坏的实际可能性和危险性。通常,只有破坏交通工具的重要部位和机件,如操作驾驶系统、制动、刹车系统,以及破坏船体造成行船危险等,才能产生这种实际可能性和危险性。一些破坏行为可能导致交通工具的门窗破碎、车身凹陷、油漆剥落等表面损坏,但并不影响其安全运行,因此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然而,如果破坏行为导致关键机件遭受破坏或拆卸,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那么就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因此,判断交通工具的破坏程度应以是否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为准,而不是根据对交通工具本身造成的损失的价值大小。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1. 被破坏的交通工具是否正在使用期间: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包括正在行驶或飞行中的交通工具,以及经过验收、交付使用期间停机待用的交通工具。只有破坏这种正在执行运输任务或随时可能执行运输任务的交通工具,才能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如果破坏的是正在制造、修理中的交通工具,或者已经报废的交通工具,或者尚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由于不可能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因此不能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而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然而,如果负责修理交通工具的人员在修理中故意破坏或制造隐患,并将其交付使用,那么就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2. 破坏的方法和部位:一般来说,只有使用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或者破坏交通工具的重要装置部件,才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车辆翻倒、船只沉没、航空器坠落等,从而构成本罪。举例来说,在长途公共汽车中途停车休息时,如果某人偷偷拆下汽车的重要部件刹车泵,导致汽车无法刹车而发生翻车事故,造成多人伤亡,那么该人的行为就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然而,如果破坏行为只是破坏一些不影响安全运行的辅助设备,如门窗、玻璃、灯具、卧具、座椅、卫生设备等,那么就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对于情节严重的破坏行为,可以按故意毁坏财物罪进行处罚。
只要破坏行为达到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程度,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既遂。然而,关于本罪是否存在未遂的问题,刑法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否定未遂存在的,认为本罪属于危险犯罪,以行为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危险作为法定的既遂标准。行为人一旦着手实施犯罪,就具备了这种危险性,已经达到既遂状态,因此不存在既遂与未遂之分。另一种观点肯定未遂存在,认为根据本条的规定,本罪是以行为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的实际危险状态作为既遂的标志,通常行为实行终了才会产生这种实际危险状态。如果行为人虽已着手破坏交通工具,但尚不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的实际危险状态,那么就构成本罪的未遂。举例来说,如果行为人刚着手破坏汽车的刹车系统,但还没有剪断刹车管就被当场抓获,那么应当以破坏交通工具未遂犯进行处理。在这个问题上,后一种观点较为合理。
总之,扎破私家车轮胎是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取决于破坏行为是否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并且被破坏的交通工具是否正在使用期间。如果破坏行为达到了足以造成倾覆、毁坏危险的程度,并且被破坏的交通工具正在使用期间,那么就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