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11
民事纠纷案件是由法院负责管辖和裁决的,法院会对这些案件进行存档。因此,法院当然会有民事纠纷案件的案底记录。然而,这里的案底只是指法院的案件档案,不包括行政处罚案底或刑事犯罪案底。
如果没有履行法院的判决,法院将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故意逃避执行的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人在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时,其犯罪记录应予以封存。
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在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时除外。查询单位在依法进行查询时,应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保密。
《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文件。
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犯罪记录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现就建立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对犯罪人员信息进行合理登记和有效管理,不仅有助于国家有关部门充分掌握和运用犯罪人员信息,及时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及其他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防控犯罪,维护社会秩序,还有助于保障有犯罪记录的人的合法权益,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近年来,我国在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犯罪人员信息的登记和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犯罪记录制度,对司法工作服务大局,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和开展相关工作,应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内,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在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时,要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与现有法律法规和其他制度衔接。同时,要充分认识我国犯罪记录制度和相关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抓住重点,逐步推进,确保工作稳妥、有序开展,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犯罪记录制度、健全犯罪记录工作机制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