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商类一审结案时间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一、民商类一审结案时间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12

 
4184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审理。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延长,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审理。

二、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案件具体有5类:

1.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

这类案件包括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等。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2. 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

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如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等。劳动争议不适用于《仲裁法》,但因劳动争议提起的诉讼(劳动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3. 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

特别程序包括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

4. 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根据督促程序解决债务纠纷的案件。

5. 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相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根据公示催告程序解决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三、商事案件与传统民事案件的区别

商事案件与传统民事案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1. 主体方面的区别

民事法律主要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因此,所有公民都有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而商法则调整作为商人的公民之间或者公民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因此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商法关系的主体。这意味着商事案件和传统民事案件可能涉及不同性质的当事人。

2. 客体方面的区别

商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贸易活动,如买卖关系,权利义务标的一般为商品。而传统民事案件涉及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权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或活动。这意味着商事案件与传统民事案件是性质不同的纠纷。

3. 调整范围的区别

商法的调整范围复杂多样,通常包括公司、票据、保险、破产等特别的商事领域,而各个领域都有其特殊性和技术性。而民法则主要围绕着人身关系和一般的非人身财产关系进行调整。因此,商事案件与传统民事案件需要适用不同的法律,以适应不同领域的特殊性与技术性。

延伸阅读
  1. 模拟拆迁的协议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2. 行政裁定的法律特点
  3. 公平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
  4.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5. 营业执照吊销的法律效力及清算责任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法院超过审理期未判决的处理方式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