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致人伤亡怎么判刑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校园暴力致人伤亡怎么判刑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06

 
116188
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听到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孩子间的暴力让我们细思恐极。同学之间因为一些小摩擦就导致更严重的暴力事件发生,甚至有一些校园暴力导致死亡,这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校园暴力行为怎么判刑,法律有那些判断依据,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说明如下。

校园暴力致人伤亡的刑事判决标准

伤害程度与刑事责任

对于故意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主要取决于伤害程度。如果是轻微伤,不构成犯罪;如果是轻伤,被害人和检察院都有权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是重伤以上,则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刑事判决的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未成年学生的刑事处罚特殊规定

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刑法》第17条第一、二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伤害致人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年龄上划分负刑事责任的阶段,要考虑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关于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刑法》第17条第三、四款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不予刑事责任,但可以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此外,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校园暴力犯罪行为的常见类型

校园暴力犯罪主要包括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有时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校园暴力的犯罪主体一般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其他犯罪主体。

常见的人身权利犯罪行为

1. 故意杀人罪: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凡年满14周岁的人犯此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在主观上必须有杀人的故意,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 过失致人死亡罪:指行为人由于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凡年满14周岁的人犯此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在客观上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例如,教师或行政人员在体罚学生时因过失而导致学生死亡,便构成此罪。

3. 故意伤害罪: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凡年满16周岁的人犯此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也要负刑事责任。在主观上必须有故意,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

延伸阅读
  1. 放火罪一定会判三年以上吗
  2. 在工地倒车压死人判缓刑吗
  3. 打架算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4. 交通肇事免刑的条件
  5. 打群架属于结伙作案吗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打人者跑了构成什么罪
  2. 用手机拍警察执法算违法吗
  3. 他人快递死猫恐吓我怎么办
  4. 故意扎轮胎是破坏交通工具罪吗
  5. 猥亵罪和猥琐罪有什么区别
  6. 重犯罪一般是几年
  7. 如何查询犯罪嫌疑人是否被通缉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