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醉驾有小事故逃逸法院判决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9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是最为基本的交通规则,任何驾驶者都要遵守这一铁律,在现实生活中因酒后驾驶机动车产生的交通事故是非常多的,那么二次醉驾有小事故逃逸法院会如何判?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危险驾驶罪的适用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在道路上二次醉酒驾驶机动车并发生小事故后逃逸,法院将会对其进行处罚。根据该法条,法院将会以危险驾驶罪对该人进行处罚,并处以拘役和罚金。此外,法院还会吊销该人的驾驶证,并永远不允许其重新取得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界定
在界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构成要件:行为人在原先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2. 对象的定义: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是否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如果第一次交通肇事导致一人死亡,而交通肇事逃逸导致另一人死亡,是否可以将其视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除了上述解释的情形外,我们认为后者情形也应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论处,而不仅仅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或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处理。3. 因果关系: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此,需要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是由于交通肇事逃逸导致的抢救不作为所致。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不是由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由其他独立原因介入等情况,都不能认定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其他相关罪行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相关解释规定,如果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导致被害人因未得到救助而死亡,将会以共同犯罪的方式对其进行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此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他人的安全,导致又有人被撞死或受伤的情况,还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的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