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项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签订购房合同的注意项目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9-21

 
113672
签订购房合同是我们买房重要的一步,也是容易出错的一步,所以,警惕购房合同签订陷阱是很必要的。

购房合同中的陷阱及注意事项

陷阱一:未注明退房原因及后果

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后,需交付定金。然而,若由于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等原因导致无法购买房产,开发商通常只退还购房款而不退还定金。购房者应与开发商约定,若无法获得贷款,定金应如何退还或是否需扣除手续费等。此举可避免后续麻烦。同时,开发商无权没收定金,这无法得到法律支持。

陷阱二:合同主体认定不明

购房者需注意合同主体的认定。有时代表开发商签约的人并非法人代表,或合同上的开发商并非房产土地所有者,这可能引发问题。另外,购房者应确保与实际投资方签约,避免未来手续繁琐。在签约前,最好核实代表开发商签字的人是否为法人代表,若非法人代表,则需确认其是否持有“授权委托书”。同时,需注意合同上的公章,以避免开发商推卸责任。

陷阱三:谨慎签署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

签署补充协议在购房交易中很重要,但需谨慎阅读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有些开发商在与客户签约时,会主动提供补充合同,其中包含特定原因导致未按时交房的免赔责任及面积误差率过大时的免赔情况。购房者不应盲目签署开发商的免责条款,而忽视保护自身利益。最好的做法是找一位律师帮助阅读补充协议。

陷阱四:模糊的合同条款

合同是双方意思的一致表达,但实践中开发商常使用模糊的承诺,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选择最好的进口材料”等。对于“最短时间”和“最好”的具体定义,法律无法明确规定,因此购房者在合同中应明确每个时间、地点、材料及开发商口头承诺的具体内容。

陷阱五:提前交纳费用

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是正常的,但不能以此要求购房者提前交纳不应支付的费用。有些开发商会在合同或补充协议中写入不应预先交纳的费用,并要求购房者提前支付,这是不公平的行为。购房者应注意,如在预售契约中承诺接受物业管理服务而未确定物业公司及服务标准和收费情况,将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

陷阱六:不公平的解除合同条款

一些售楼契约或附件中常见这样的条款:“买方无故逾期付款,经卖方催告仍不支付欠款的,卖方可以解除合同并没收买方全部已付价款。”这是不公平的条款。若买家已支付95%的价款,只剩5%逾期未付,若开发商以此为由没收已付95%的价款,显然不公平。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此类条款无效。购房者可根据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陷阱七:处理结果不明确

许多合同中常见这样的条款:“应于××日前如何如何”,但未约定未在“××日前如何如何”后的处理方式。即使最后确认是开发商的过错,也难以制裁,最多只能调解。购房者与开发商签署的合同应明确开发商未履行承诺、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未达到质量等级的处理方式,条款越详细越好。

陷阱八:以偏盖全

购房者需注意开发商的承诺是否具体明确。有时开发商承诺卧室窗户为中空玻璃,但实际交房时发现只有下部分是中空,上部分却是普通玻璃等。对于此类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合同写得越详细越好,不给开发商任何空间。购房者也需具备广泛的建筑、建材知识。

陷阱九:拒绝签署补充协议

开发商常主动提供有利于自身的补充协议,购房者同样可以提供有利于自身的补充协议。最好将开发商在广告宣传和楼书中关于装修、物业管理的条款都写入补充协议,不要害怕麻烦。购房者应争取自身权益,如觉得无法保证或缺乏把握,可选择放弃。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谨慎,注意以上购房合同中的陷阱。
延伸阅读
  1. 地被保全房子能否办房产证
  2. 买房签合同流程详解
  3. 购房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4. 看清合同主体
  5. 开发商逾期交房引发纠纷,法院判决驳回购房者的诉讼请求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2.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3.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4. 辱骂警察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