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有什么法律后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法律知识

假释有什么法律后果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09

 
113027
根据《刑法》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假释可能会出现以下法律后果:

被假释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内行为的影响

根据《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如果没有再犯新罪或发现漏罪,也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和监督管理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即被认为执行完毕。

再犯新罪的处理

然而,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次犯罪,根据《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假释将被撤销,并根据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即对其原有刑罚进行减轻处理,然后再加上新犯罪所判处的刑罚。

发现漏罪的处理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尚未判决的罪行,根据《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假释将被撤销,并根据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

自诉案件的特殊处理

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发现漏罪的情况,需要根据自诉案件的性质进行区别对待。如果自诉案件是罪犯新犯的罪,表明被假释的罪犯主观恶性深,即使不按其又犯新罪处理,也属于在假释考验期内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情况,无论自诉人是否愿意提出诉讼,都应撤销假释。而如果自诉案件是被发现的漏罪,根据自诉案件“不告不理”的原则,不应对其漏罪追究刑事责任。考虑到假释对预防和改造罪犯的作用及该制度设置的目的,也不应撤销假释。

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处理

对于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行为,但尚未构成新犯罪的情况,应按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并继续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新罪的处理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只要没有超过追诉时效期限,根据《刑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应撤销假释,并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对于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被假释的罪犯有漏罪的情况,根据刑事司法基本原则,不应撤销假释。如果漏罪尚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应单独判处漏罪,不与尚未执行完毕的原判刑罚数罪并罚。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的处理

对于假释考验期满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犯新罪或被发现有漏罪的情况,应撤销假释。根据《刑法》的规定,假释罪犯的原判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都应执行完毕,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限应包括在假释考验期内。因此,如果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仍在执行,假释罪犯的原判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罪犯仍处于假释考验期内,此时如果犯新罪或被发现有漏罪,应撤销假释。

延伸阅读
  1. 服刑人员在假释期间所签合同的效力问题
  2.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3. 罚金的特别执行方法
  4. 缓刑是否存在累犯问题?
  5. 主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的涵义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学术造假的处罚方式
  2. 言语激怒导致打架的责任
  3. 犯罪分子患有心脏病是否会免除刑事处罚
  4.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5.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6.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7. 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