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14
一方违法人揭露另一方违法人的违法行为,属于立功表现。违法人之间通常了解彼此的违法行为。一旦违法人被捕,他们不仅会坦白自己的罪行,还会揭露检举其他违法行为,这是一种建功体现。
违法人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重要违法线索,例如证明违法行为的关键事实或相关证人等,也属于立功表现。
除了上述刑法规定的两种建功表现外,以下情况也应被视为立功:
违法人协助司法机关逮捕逃犯,可以节约司法成本,因此这种行为应被视为立功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违法人协助司法机关逮捕的其他罪犯可能与他无关,也可能是他的同案犯。只要确实协助司法机关捕获罪犯,就应被视为立功表现。
在拘押期间,如果违法人目睹其他在押犯自杀、越狱或其他严重破坏监狱秩序的行为,并及时向看守人员报告,也属于立功表现。
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下,违法人舍生忘死地拯救他人,也属于立功表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9月印发的《人民法院量刑辅导意见(试行)》,自首情节可以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较轻的违法行为,可以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上或依法免除处罚。建功情节一般可减轻基准刑的20%以下,严重建功可减轻基准刑的20%-50%,严重建功且违法较轻的可减轻基准刑的50%以上或依法免除处罚。
建功情节的减轻幅度要小于自首情节。《意见》规定:“在相似情况下,对于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从宽幅度应适当大于具有建功情节的被告人。”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考虑到自首情节对每个违法分子来说机会平等,而建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到,而且自首比建功更能充分体现违法分子的悔罪情绪,因此对自首的规范和从宽幅度的把握要更大一些。
建功后的从宽处罚幅度要小于自首。然而,并非每个违法嫌疑人都能自首。对于那些既有严重建功情节又有自首情节的人,应减轻或免除处罚。在违法嫌疑人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后,应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律师将在了解案情后,及时收集违法嫌疑人自首和建功的证据,并在审判阶段争取为违法嫌疑人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