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可以报警吗,有哪些法律规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19
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及责任
一、价格欺诈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价格欺诈行为通常被称为欺骗性价格表示,涉及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价格条件进行交易。
二、国家对价格欺诈的规定
国家计委在2002年1月1日出台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明确了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 标价与实际不符,以此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服务。
- 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低价和高价进行招徕和结算。
-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以诱导他人交易。
- 标示的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
-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与实际不符。
-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信息。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以诱骗他人购买。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价格,以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交易。
-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三、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 责令改正。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 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因此,价格欺诈行为是受到法律制裁的,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违法者进行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