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爆炸,消费者该怎么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手机爆炸,消费者该怎么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06469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手机爆炸,消费者该怎么做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

11月20日,**商报《苹-果报废手机缘何“起死回生”》一文,对消费者陈先生的iPhone5C的维修经历进行了报道。近日,苹-果公司售后人员给陈先生做出确认答复,承认该手机确实是从苹-果公司流通出去的,该公司公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手机的序列号在查询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该手机并不是报废机。然而,陈先生对上述解释并不接受,相关律师也认为,不管是质量问题还是管理问题,苹-果公司都应该对消费者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序列号之说自相矛盾

据消费者陈先生的叙述,在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后,他在王府井的苹-果直营店进行了手机检测,该店售后人员表示这并不是爆炸,只是电池膨胀,通过查询序列号,该售后人员告知陈先生,手机的序列号已经更换过,这是一个无效的序列号,无法做任何返厂、换货、店内维修处理。

据上述售后人员的进一步解释,无效序列号与普通苹-果手机序列号不同,是一种非活跃序列号,苹-果公司无法为该手机提供任何服务。查询信息显示,陈先生的手机此前已经更换过一次,这个手机理论上应该是已经被返回到工厂,不会在市面上流通,这个序列号也应该是被销毁的。

当时**商报记者联系到苹-果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当时表示对于本该销毁或回收的产品,苹-果公司肯定会严格把关,不会允许这类产品流入市场,并指出陈先生购买手机的淘宝店并不是苹-果公司的正规销售渠道,质疑该手机并非正品。

但在上周,苹-果公司在对陈先生手机进行进一步检测后,苹-果行政关系部的一位员工联系到陈先生,承认该手机确实是苹-果公司生产的产品,并询问陈先生是否能接受重新换一部iPhone5C的建议,被陈先生拒绝。

本周,该负责人指出,陈先生在进行手机检测时查询的序列号出了错误,公司售后的内部系统错误地将之前一位消费者经苹-果维修过的产品序列号放到了陈先生的产品上,所以在查询时显示该手机是应该报废回收的,因此陈先生的手机并非是由于公司管理不善流入市场的报废产品。

质量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在得知苹-果公司方面的解释后,陈先生认定,当时在苹-果直营店,自己是亲眼看到苹-果售后人员将自己的手机序列号输入电脑,不可能出现苹-果相关负责人所解释的“序列号安放”错误。此外,陈先生还表示,检测结果出来已经很多天,但是并没有苹-果售后人员告知他序列号出现了“错置”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陈先生去王府井苹-果直营店进行检测以及自己回家后再次进行检测时,苹-果官网技术支持的查询页面都显示为灰色,也就是意味着该手机的序列号不是活跃序列号,无法提供服务;而当几天前陈先生再次在苹-果官网输入该序列号进行检测时,却显示为“维修和服务保修情况:可适用消费者权益法(默认)”,也就是苹-果系统对该序列号的检测结果发生了改变。因此,陈先生怀疑,是苹-果公司相关人员修改了内部的数据。

如果按照苹-果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是序列号弄错了,那么陈先生的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就属于质量问题;而按照陈先生的说法,苹-果公司修改了内部数据,该手机不仅是苹-果公司管理不善的问题,还涉嫌有欺诈行为。

通信专家刘*诚认为,如果是本该回收或销毁的产品流入市场,说明苹-果公司管理存在疏漏,产品输送流程出了问题。这不但会危害到消费者的利益,也会对苹-果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陈先生表示,若真如苹-果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说,是查询序列号时出现了差错,这说明该公司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苹-果官方直营店的专业售后人员,竟然在帮助我解决售后问题时,将产品序列号输入错误,告知我‘无法维修、无法更换,只能丢弃’;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苹-果公司也不会再次为我做手机检测,结果只能是我自己承担损失。”陈先生如是说。

咨询到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专家,他表示若是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按照《产品质量法》相关条款,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求赔偿,在这点上,苹-果公司表示赔偿一部新的手机是合理的,但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所花费的资金和时间代价,生产者也应进行赔偿;同时,苹-果公司应该对同批次的产品进行检测,如果存在同样的安全问题,应该集体召回或者采用其他措施,避免出现消费者人身或财产安全问题。

若是苹-果公司的管理出现问题,这部手机确实应该属于该回收和报废的产品,胡-钢表示,按照苹-果工作人员的说法,产品有缺陷却在市场上流通,销售者隐瞒了事实真相,构成消费欺诈。因为该产品的购买时间为2013年,按照当时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销售者应退一赔一;此外,因为该手机是本该销毁或回收的产品,也就是生产商在明知产品有缺陷的情况下依旧投入市场,苹-果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疏忽大意或故意为之的行为,同样构成了欺诈;由于次品流入市场,生产商还违反了《安全生产法》与《产品质量法》的相关条款。

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1.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什么?
  2. 婚纱照拍得丑还不给修消费者如何维护权利
  3. 业主维权遇到警察偏袒怎么办
  4. 装修时如何防范装修公司给消费者挖的‘猫腻’
  5. 洗剪吹剪出一千元,强制消费如何维权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手机无故自燃如何处罚
  2. 店里吃出蟑螂怎么罚款
  3. 在美容院被误导消费怎么办
  4. 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着力解决消费者维权难
  5. 外卖食品出问题该怎么维权
  6. 要求经营者必须实名登记合法吗
  7. 天价违约金算违法吗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