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售卖假货如何赔偿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售卖假货如何赔偿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04

 
106420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消费的时候,偶尔会买到假货,每当这种时候总是很让人烦恼,该如何寻求卖方的赔偿呢?而卖方又是遵循怎样的规则赔偿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这个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现在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具体的讲解一下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售卖假货的赔偿规定

一、欺诈行为的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金额不足五百元,则按照五百元进行赔偿。当然,如果法律对此有其他规定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

二、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赔偿

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的惩罚性赔偿金额不超过受损失的两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权益

一、知悉真实情况权

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包括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信息;或者知悉接受的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信息。

二、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包括对商品的品种、服务方式以及提供者进行选择的自由。消费者应该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受强制限制。常见的损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行为包括“官商”习气、商品搭售和强买强卖等。

三、人身财产安全权

消费者享有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权。一些案例如毒酒事件、劣质药品和化妆品事件、电器、压力容器、玩具、鞭炮烟火、机动车等因漏电、燃烧、爆炸及失灵等原因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害,都是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的典型案例。

四、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公平合理、计量准确无误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

延伸阅读
  1. 硬性搭售是否构成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2. 消费者如何投诉的指引
  3. 辅导班不退费可以向消协投诉吗
  4. 网上卖家不发货不退款要如何处理
  5. 预付款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应注意什么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充卡消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 极速退款卖家不退如何处理
  3. 驾校倒闭了不退钱怎么办
  4. 饿了么被曝光违规运营,外卖平台应该如何正确运营
  5. 怎么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6. 虚假广告侵权的责任应该如何承担
  7. 做双眼皮被电凝烫伤如何赔偿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