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诉讼法律知识

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4-15

 
105276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会推出预付消费款享有折扣优惠的销售策略,消费者在卡中充钱后,在购物时享有一定的折扣,而这种销售策略是存在很多陷阱的,那么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一、服务优惠不兑现

商家常以免费体验和高额折扣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接受的服务往往与宣传不符。商家常使用“会员卡”上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或含有限制消费者权利和对商家免责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合同,以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后应承担的责任。

二、消费卡使用条款欠公平、合理

一些消费卡的使用条款存在限制消费者权利、故意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痕迹。当消费者要求退卡时,商家却声称“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甚至有些商家在预消费卡中注明遗失不补。这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霸王条款。

三、企业解散、倒闭、转让后无法享受优惠

当经营者更换时,商家以此为由拒绝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者经营者停业、弃业,导致会员卡变得毫无价值,消费者的损失难以追回。消费者对商家的经济状况并不了解,在经营者破产、倒闭等情况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甚至可能面临不法经营者借机诈骗、携款外逃等风险。

四、消费者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在预付费消费领域中,一些商家要求登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虽然这些商家有经营与审查身份的需要,但个人信息作为消费者最基本的隐私,经营者有义务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然而近年来,消费者个人信息外泄问题日益严重,经营者为了获取利益不择手段地利用或擅自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现象普遍存在。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延伸阅读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维权资格
  2. 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
  3. 法律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规定
  4. 禁止在格-式条款中加重消费者责任的含义
  5. 国际旅游贸易的定义和作用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2. 举证材料的种类和要求
  3. 消费者产品责任诉讼的证据要求
  4.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5. 消费者维权途径及注意事项
  6.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7.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导则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