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法解读:朋友圈刷广告的小心被索赔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法律知识

广告法解读:朋友圈刷广告的小心被索赔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1-09

 
105058

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布的法律责任及维权问题

新广告法对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布者的约束

随着微信用户群体的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商家将注意力投向微信营销模式。然而,根据201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广告法》有关规定,在朋友圈乱刷广告将有可能被索赔。根据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告监管处处长谢旭阳的解读,新广告法对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发布者有了更广泛的定义。以前的广告法规定,广告发布者只能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并且需要支付费用。但在新广告法中,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就构成了广告行为。如果发布的广告内容虚假,对消费者造成欺骗和误导,那么广告发布者就可能被索赔。

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布引发的纠纷

在微信群中抢红包时,经常会遇到发红包者要求抢到红包的朋友帮忙转发广告的情况。然而,这种随手转发广告可能引发纠纷。例如,市民林莉莉在朋友圈抢了一个红包后,被好友要求转发面膜广告。然而,抢到红包的朋友购买了广告中的面膜后发现是一款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导致皮肤过敏。因此,林莉莉被朋友指责并要求承担责任。为了平息纠纷,林莉莉只能自己买礼物安抚朋友。

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

根据北京市东元(深圳)律师事务所赵波律师的解释,根据新广告法的规定,自然人也属于广告的发布者。只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就构成广告行为。因此,无论转发者是否收取费用,帮助他人发布广告信息都属于广告的性质。如果市民在朋友圈发布了虚假广告,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广告发布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源的基本信息,消费者可以要求先行赔偿。

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布的维权问题

对于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布引发的纠纷,可以参考新《消法》进行维权。根据新《消法》的规定,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的七天内有权退货,无需说明理由,但需要自己承担退货运费。然而,由于微信交易缺乏实名制和消费凭证,监管上存在难度。如果没有卖家的真实信息,工商部门也很难受理投诉。但根据属地原则,消费者可以向商品网址的实际地址或手机号码的归属地的工商部门或消协投诉、举报。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对于陌生的广告信息,还是需要谨慎转发。
延伸阅读
  1. 微信购物维权有法律依据吗
  2. 朋友圈购物有质量问题该如何维权
  3. 在微信朋友圈被骗怎么解决
  4. 实施新交规是真的吗
  5. 微信朋友圈发虚假宣传违法吗

经营者义务热门知识

  1. 超市购物车小孩摔死,应当由谁负责
  2. 过三包期还保吗
  3. 撞上饭店玻璃受伤饭店是否承担责任
  4. 混淆行为行为
  5. 个人寄快递东西坏了谁来赔偿
  6. 面包店面包发霉了怎么索赔?
  7. 哪些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安全评价
经营者义务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