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16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来弥补损失。增加赔偿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但不得低于500元。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如果发现食品过期、食品冒充药品或食品中添加了药品,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权。
(1) 散装食品包装:应在食品部位上进行标签标示,包括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者名称以及联系方式。
(2) 婴幼儿食品包装: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副食品,其标签还应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3) 进口食品包装: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如果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不符合相关规定,将不得进口。
(4) 标签应包含以下9个方面的信息:
a) 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b) 成分或者配料表;
c) 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d) 保质期;
e) 产品标准代号;
f) 贮存条件;
g)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h) 生产许可证编号;
i) 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a) 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b) 如果经营者拒绝协商,可以向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
c) 如果协商无效,可以向所在地的工商所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d) 如果多次协调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经营者。
初级农产品的源头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存在。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农用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肥、激素和兽药等。
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违法使用非食用原料、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谋取暴利,违规使用非食用原料,违规使用防腐剂、增白剂、改良剂等,给食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经营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一方面,众多的小型食品经营企业难以进行溯源管理,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还有一些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和变质食品,严重危害公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食源性疾病问题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情况比较突出。近年来,每年都有数百起食物中毒报告,涉及数千人发病和数十人死亡。除了意外事故外,大部分是由致病菌引起的。相关数据显示,致病菌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隐患。
动物性食品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动物疫病成为食品质量安全的一大隐患。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此外,海洋中的寄生吸虫和其他寄生虫等生物性污染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