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维权的相关概述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法律知识

网络维权的相关概述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10-24

 
988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利用网络这一大众公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因此,中国建立和完善网络购物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网络维权概述是怎样的?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网络维权相关概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问题

1.责任主体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在网络交易中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然而,在网络交易环境下,销售商往往只介绍商品品质和外观,告知消费者付款账号和购物电话,而不履行告知企业名称和标记的义务。消费者对销售商的注册登记、公司资金和住所等信息一无所知,一旦发生纠纷,责任主体难以确认。

2.产品知情权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享有有限的产品知情权,易引发产品质量纠纷。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然而,网络传媒往往无法逐一说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大多仅依赖于传媒对产品的简介和几个简短产品画面。消费者对网络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了解是局部的、片面的,因此,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难以避免。

3.诉讼管辖

网络购物纠纷案件的诉讼管辖往往难以确认。首先,被告的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难以确定。网络经销商通常不向公众公布其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需要进行复杂的调查。其次,合同履行地的确认也存在困难。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买方提货的情况下,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情况下,在买方收货地履行。网络购物涉及提货或送货的问题难以确认,尤其是邮资承担主体的不确定性。这对法院确认合同履行地带来困难。

4.诉讼成本

网络购物涉及的标的额往往不高,甚至只有几元或几十元。对消费者来说,如果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需要预付案件受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从保护自身权益的角度考虑,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往往得不偿失,可能导致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结果,没有实际诉讼意义。对法院来说,诉讼成本会相对增加,而且异地送达和调查取证等会浪费司法资源,违背了法院应坚持的高效原则。

5.弱势群体

在证据调取方面,消费者处于弱势群体。网络购物程序非常简单,一方支付货款到对方指定账户,另一方通过邮寄或其他方式交付产品,购物过程结束。交易程序过于简单是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诉至法院,将给法院调查取证工作带来较大难度。首先,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难以查明;其次,买卖双方没有具结书面契约,没有具体约定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法和售后服务等。此外,产品销售商通常不提供与产品相关的收款凭证,重要证据无法获取。异地调查取证也会带来许多困难。

6.网络欺诈

网络具有虚拟的一面,商家可以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商品交易,逃避管理部门的监管,规避法院调查或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许多不法商家以牟利为目的,通过虚假广告和欺诈手段,打着“打折”、“跳楼价”等幌子,以款到付货、预付定金、支付邮资等为借口,以低价诱饵误导和诱骗消费者。中国对网络欺诈行为适用的法律问题尚未有详实规定,对于何种情形适用民法通则调整,何种情形适用刑法调整,尚未明确界定。

7.隐私权纠纷

一些商家为了扩大销售份额,建立消费者信息数据库,根据消费者购物爱好、经济状况和上网习惯等,不断向消费者发送相关商品信息,以推销产品。或者将消费者信息出售给他人,或者篡改消费者信用卡账号和密码,甚至盗取消费者卡中财物。这些行为涉及到消费者的隐私权问题。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1. 帮信罪可以做无罪辩护吗
  2. 离婚如果净身出户怎么离
  3. 网络兼职收押金是否违法
  4. 违反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情形
  5. 融资公司怎么骗钱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点
  2.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3. 网络名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
  4. 网络文章被复制的维权程序及措施
  5.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
  6. 网络小说中出现歌曲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7. 在网络上使用恶意软件牟利的行为是否违法?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网络媒体合作协议范本
  2. 互联网开发合同范本
  3. 网络软件开发合同范本
  4. 游戏代理任务发布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