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24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即公平交易权。在消费法律关系中,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法律地位平等,他们之间的行为属于市场交易行为,因此应遵循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即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以确保公平交易的实现。
然而,在消费活动的全过程中,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需要特别强调,并在法律上得到特别保护。如果经营者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交易,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1) 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
质量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优劣程度,它反映了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质量保障要求商品或服务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则应符合社会普遍公认的要求。价格是商品或服务的货币表现,它反映了等价交换、质价相符、货值其价的尺度。价格合理要求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对于国家定价的商品或服务,必须按照定价执行;对于国家没有定价的商品或服务,交易双方应根据价值规律合理确定价格。此外,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因为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大多是通过计量器具确定的,交易双方根据计量器具的示值进行结算,因此商品或服务的计量必须准确无误。
(2) 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强制交易行为违背了消费者的意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饭馆强行拉客人进餐,书摊在售卖一本畅销书时强迫读者必须另购一本滞销书,还有一些公用企业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限定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强制交易行为不仅侵犯了其自主选择权,还侵犯了其公平交易权,因此消费者有权拒绝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