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东知情权法律有什么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法律知识

我国股东知情权法律有什么规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18

 
104180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为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经营效率,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管理方式,公司的经营决策权、业务执行权日益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发展。公司的大部分股东尤其中小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股东知情权的设立就是为了解决股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对于保护股东的权益和完善公司的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我国股东知情权法律有什么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股东知情权相关规定

股东的查阅权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此外,股东还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查阅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股东对公司事务的知情,使其能够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行使法律赋予的股东权利。

股东质询权及董事会的说明义务

股东质询权是指在股东大会上,股东可以对与大会讨论议题相关的事项向董事会询问的权利,董事会有义务忠实地对股东的提问作出详细的说明。股东质询权的设立是为了弥补股东查阅权的不足。通过股东质询权,股东可以进一步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并获得董事会对相关事项的详细解答。

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

根据公司检查人选任制度,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有权通过股东大会或者请求法院聘请独立于公司利益之外的第三人担任检查员,对公司高管人员的行为和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临时审查。股东的检查人选任请求权是保证股东对公司充分知情不可或缺的一项权利。

诉讼救济请求权

股东请求查阅或者质询时,董事会有时会拒绝提供信息,损害股东的知情权。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向法院提出请求,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知情权的行使。

股东知情权的理论依据

股东为公司的最终所有者

股东的知情权产生的基础是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公司的账簿不是公司董事或者管理者的私人财产,而是他们作为股东的信义受托人代理股东进行交易行为的记录。股东的知情权保证了他们在任何合理的时间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股东平等原则

股东平等原则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公司章程、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决议不得违反股东平等原则。赋予中小股东知晓公司相关信息的权利,是实质意义上的股东平等原则的体现。

股东和公司管理者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和公司管理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作为委托人将公司的经营委托给经营者即代理人,代理人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从事经营。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导致信息不对称,股东通过知情权的行使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劣势。

延伸阅读
  1. 一、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2.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3.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4.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5. 小区业主知情权的保护及维护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如何有效的传媒消费维权打假报道
  2. 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依法问责“天价鱼”事件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3. 霸王条款不退费怎么办
  4. 霸王条款五大特征是什么
  5. 霸王条款的规定违反了什么法律
  6. 霸王条款违反了什么法律
  7. 办年卡后老板跑路消费者怎么维权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