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遭遇价格欺诈怎么办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7-26
现在一套房子的价格很高,所以在买房的时候消费者都会做到精打细算,消费者会尽量选择一些有折扣优惠楼盘来购买。有些消费者受优惠信息去买房,但实际付款发现并没有任何折扣,那么,买房遭遇价格欺诈怎么办?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赔偿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商品时,如果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有权要求销售者进行赔偿。销售者在赔偿消费者后,可以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以分担责任。
如果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而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如果属于生产者的责任,销售者在赔偿消费者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如果属于销售者的责任,生产者在赔偿消费者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此外,当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如果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欺诈性的标价行为
以下行为属于欺诈性的标价行为:
-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并以此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揽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
-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模糊标示附加条件。
- 其他欺诈性标价行为。
欺诈性的价格手段
以下行为属于欺诈性的价格手段:
-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做出价格承诺,但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进行交易。
-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 其他欺诈性价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