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29
划线价格的使用是否构成价格欺诈一直备受争议。划线价格常被误认为是商品的原价,并与下方的促销价一同展示,很多消费者错误地认为这是一次真正的降价促销。然而,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六条(三)(四)和第七条(一)第八条的规定,未经任何说明且无法提供来源的划线价格可能会被视为价格欺诈行为。因此,随着一群职业举报者对此问题的关注,针对划线价格的投诉和举报也大量涌现。一方面,价格主管部门要求被投诉的商家规范标价行为,另一方面,商家也在努力规避自身的法律风险。
根据相关法规,经营者在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时,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则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一) 商品的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与实际不符,并以此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二)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
(三)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方式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四)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法与其他商品进行比较;
(五) 标示降价销售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六) 销售处理商品时,未标示处理品及其价格;
(七) 采用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未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类、数量或者将馈赠物品替换为假劣商品;
(八)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未标示或标示含糊不清;
(九) 其他具有欺骗性的价格表示。
此外,经营者在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时,若采取以下任一价格手段,则也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一)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以诱骗他人购买;
(二) 在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作出价格承诺,但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三)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以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交易;
(四)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五)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综上所述,以上行为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