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2-05
近年来,出现了企业贷款到期不还或采取各种方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等违反市场规律、破坏社会信用的情况,导致了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为整饬社会信用,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保证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现就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工作提出以下法律指导意见。
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
金融机构对于因无效担保造成的贷款,应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定担保方式和签订担保合同。金融机构应当就变更后的债务合同与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签订新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需要变更抵押、质押登记的应当变更登记,以落实担保责任。
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债务人改制工作,监督改制方案的制定、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债务清偿等工作。金融机构应当对债务人生产经营与资产负债情况以及改制方案进行调查核实,并确定债务人改制后金融债权是否安全。金融债权安全存在危险的,应当及时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或落实担保责任。对于进入破产程序的债务人,金融机构要积极申报债权,按照有关要求清收债权。对于混乱经营、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债务人,金融机构应敦促其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债务重组。
金融机构的清算组在清算工作中,应积极催收贷款、清收不良资产,及时主张债权,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抵销权等权利,有效保护金融债权和金融资产。金融机构被收购或兼并的,其境外资产应纳入总资产中,由收购或兼并方负责管理和清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法律文书,对境外债务人或其财产申请执行。
金融机构在实现债权时,应首先以货币形式受偿,严格控制以物抵债。债务人无货币清偿能力时,应当以拍卖、变卖抵押、质押财产或其他非货币财产所得的价款清偿金融机构债务。以物抵债的金额应根据市场原则确定。对于工作人员渎职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造成贷款或资产无法收回的,应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