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规法律知识

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05

 
103882

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

一、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重要性

近年来,出现了企业贷款到期不还或采取各种方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等违反市场规律、破坏社会信用的情况,导致了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为整饬社会信用,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保证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现就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工作提出以下法律指导意见。

二、逾期贷款的有效催收措施

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

  1. 有约定的,直接从借款人或保证人的存款账户上扣收款项;
  2. 向债务人、保证人主张债权,直接要求债务人、保证人履行债务。金融机构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债务人及时发出催款通知书,催款通知书应当由债务人签字盖章,签署回执;对于保证贷款,金融机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法律规定的保证期间向保证人发出催款通知书,由保证人签字盖章。
  3.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 行使代位权。金融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5. 行使撤销权。金融机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等行为。
  6. 行使抵销权。金融机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债务人的债务抵销。
  7. 提前追究违约责任。金融机构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8. 申请破产。金融机构可申请借款人、保证人破产。

三、担保责任的落实

金融机构对于因无效担保造成的贷款,应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定担保方式和签订担保合同。金融机构应当就变更后的债务合同与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签订新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需要变更抵押、质押登记的应当变更登记,以落实担保责任。

四、维护债务人改制、债务重组中的金融债权

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债务人改制工作,监督改制方案的制定、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债务清偿等工作。金融机构应当对债务人生产经营与资产负债情况以及改制方案进行调查核实,并确定债务人改制后金融债权是否安全。金融债权安全存在危险的,应当及时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或落实担保责任。对于进入破产程序的债务人,金融机构要积极申报债权,按照有关要求清收债权。对于混乱经营、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债务人,金融机构应敦促其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债务重组。

五、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贷款的催收和不良资产的清收

金融机构的清算组在清算工作中,应积极催收贷款、清收不良资产,及时主张债权,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抵销权等权利,有效保护金融债权和金融资产。金融机构被收购或兼并的,其境外资产应纳入总资产中,由收购或兼并方负责管理和清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法律文书,对境外债务人或其财产申请执行。

六、以物抵债的控制和责任追究

金融机构在实现债权时,应首先以货币形式受偿,严格控制以物抵债。债务人无货币清偿能力时,应当以拍卖、变卖抵押、质押财产或其他非货币财产所得的价款清偿金融机构债务。以物抵债的金额应根据市场原则确定。对于工作人员渎职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造成贷款或资产无法收回的,应追究责任。

延伸阅读
  1. 不良资产处置周期及法律措施
  2. 深圳注册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3. 基金可以投资不良资产包吗
  4. 不良资产收购需提供哪些资料
  5. 平台不良资产是否需要上诉

信托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益信托终止后受托人的义务
  2.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3. 金融信托的法律特征
  4. 信托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5. 集合资金信托的设计原则
  6. 信托法律关系的定义和主体
  7. 管理遗产信托:成立和终结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