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受益权担保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构成 > 信托行为法律知识

信托受益权担保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1-18

 
103699
实践中,将信托受益权质押作为担保的方式已被广泛运用,作为促进融资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当事人的《信托受益权质押合同》也很常见,并且某些银行也已接受以信托受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对此,本律师认为,上述做法存在的风险及障碍有:

信托受益权的价值及不确定性

信托受益权的价值并非等同于信托财产本身,而是由信托财产所产生的收益所决定。根据信托投资公司开展资金信托业务的实践经验,信托年收益率通常在信托资金的10%以下。因此,与信托财产相比,信托受益权的价值较低。同时,信托受益权的价值取决于信托资金的经营业绩。在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信托资金可能会遭受损失,信托收益可能会出现负值。因此,信托公司接受这种形式的担保并不能有效保障其债权的实现。

我国法律对信托受益权质押的规定缺失

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并没有明确规定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情况,也没有规定信托受益权质押登记机关的设立。因此,一旦涉及诉讼,人民法院可能会基于物权法定原则,以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由,将信托受益权的质押认定为无效。

信托受益权质押的目的与限制

事实上,大多数信托投资接受信托受益权担保的目的是在债务人无法按期还款时,能够自由处置信托财产以保障自身的债权。以股权信托受益权质押为例,本律师认为,如果是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那么信托投资公司在主张质押权时只能对信托财产的收益部分主张权利,这与信托投资公司欲对信托财产本身主张权利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建议的安排方案

针对类似问题,本律师建议信托投资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安排:在与债务人签订信托合同时,在信托合同中约定:当债务人违约导致信托投资公司债权无法清偿时,信托合同终止,信托财产归信托投资公司所有。这一约定的法律依据是《信托法》第五十四条,该条规定了信托终止后信托财产的归属顺序。在这种安排下,信托投资公司并非受益人,而只是信托终止后信托财产的所有人。这样既避免了采用有争议的信托受益权质押方式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更便于操作。

延伸阅读
  1. 借款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应该怎样认定
  2. 单方担保能追偿吗
  3. 法定代表人可以做担保人吗
  4. 连带责任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应如何计算保证期间
  5. 股权质押融资属于股权融资吗

信托构成热门知识

  1. 单一资金信托定义是什么
  2. 债权人以欺骗的方式让抵押人担保的行为是否有效
  3. 信托受益权担保
  4. 受托人应该遵守哪些职业素养
  5. 集合资金信托设立条件
  6. 托管机制为公益信托财产保驾护航
  7. 信托以目的为标准划分类型
信托构成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第三方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2. 银行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3. 无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4. 最高额保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