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7-19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期间是可以中断的。具体而言,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那么保证期间将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止时间,也是保证责任有效存续的期间。因此,保证期间具有积极效力和消极效力。
从积极效力的角度看,保证期间确保了保证责任的有效承担。在保证期间内,保证人必须履行其保证责任,为债权人提供担保。这种积极效力保证了债权人的权益,并维护了债务关系的稳定。
从消极效力的角度看,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发生一定的事实,比如保证期间届满,那么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将被免除。这种消极效力意味着保证期间的届满可以解除保证责任,从而减轻保证人的负担。
总之,保证期间的中断规定和效力安排在我国《担保法》中的设立,旨在平衡债权人和保证人的利益,确保保证责任的有效履行,并在一定条件下减轻保证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