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8-21
根据我国《律师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残疾人符合条件时可以享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根据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未委托辩护人的残疾人,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适用于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另外,盲、聋、哑或未成年的残疾人作为刑事被告人,无论是否聘请律师辩护,法院都应为其指定律师提供法律援助,体现了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司法保护。
在民事诉讼中,残疾人经济上缺乏生活自立能力且有必要接受法律援助的,可以申请援助。
除责任事故外,残疾人在请求赔偿、抚恤金、救济金等法律事务中享有法律援助权益。尽管他们可能不完全缺乏生活自立能力,但由于受伤未能获得应有的赔偿,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无法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因此需要法律援助来保护合法权益。
由于这些残疾人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他们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有权享受法律援助。
由于公民在与国家对抗时诉讼地位较弱,因此应该得到特殊保护,成为法律援助的对象。
这一条款是一个保底规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将逐步拓宽。
申请人可以直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或市各区县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也可以通过网上填报法律援助申请表进行申请。
申请人在申请法律援助时,应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对于书写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申请,由接待人员按要求记录在笔录中,申请人确认后签字或捺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