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广告的法律性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房地产广告的法律性质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95358
房地产开发企业作商品房销售广告时,必须标明商品房预售证批准文号。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证或未标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批准文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作任何形式的商品房销售广告。商品房销售广告中关于房地产状况的说明、示意应当真实、准确。因虚假宣传而引发的纠纷在商品房投诉中大量存在,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往往把自己的房子说的环境是如何优美,交通如何方便,配套如何齐全。但等房屋交付了,开发商当初的承诺却没有兑现。石家庄市就出了这样一个案例:1999年,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一商品住宅小区,其在广告宣传中承诺:小区内设小学、超市、图书馆、保健站、公厕、独立报箱、绿地、中心花园等。洪某等见到开发公司的广告后,觉得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经多次与开发公司接触、协商,与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合同签订后,洪某依约履行了付款义务。2001年7月16日,房地产开发公司向洪某发出入住通知,洪某等发现,小区内所谓学校、超市、图书馆、保健站等根本没有,大面积的绿地也改建成车库。洪某认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履行广告承诺,是欺诈销售。洪某等人向房地产开发公司提出交涉,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洪某等人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石家庄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合同、退房还款并赔偿损失。仲裁委查明了以上事实,但认为售楼广告属于要约邀请,不是要约,购房者没有将广告内容签进合同,因此难以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所以最终驳回了洪某等人的仲裁请求。

那么,广告到底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审判实践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像其他商业广告一样,商品房售楼广告除非包括了合同的主要内容从而成为要约,一般属于要约邀请或要约引诱,如未将广告宣传的内容订入合同,就不能认定为是合同内容,销售广告中的虚假宣传,只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应负的义务,可考虑经缔约过失责任对买受人予以补救。另一种意见认为,由于要约引诱具有“对世性”,当事人在发出要约引诱时必须先尽前契约义务,如揭示合同内容的所有事实,不能随心所欲或作虚假的陈述,因此广告的真实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广告的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开发商对其在售楼广告中作出的说明和允诺的内容,往往又利用其订立合同时的优势地位,拒绝订入合同中,故其明白无误的“说明和允诺”从本质上说已经构成像悬赏广告一样的特殊要求,它以购房人完成签订购房合同的行为为对价。在这一特殊要约的有效期内,开发商不得随意撤销或变更许诺,即广告许诺具有不可撤回性,也就是开发商在前契约阶段所承担的以忠实、诚信为内容的前契约义务,通常称之为“要约的形式拘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9条规定:“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用途、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广告中表明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附带赠送礼品的,应当表明赠送的品种和数量。”这一规定体现了诚实信用的先契约义务原理,即清楚明白的广告许诺,具有不可撤回的形式拘束力。因此开发商在售楼广告中作出许诺以后,一旦与购房人签订买卖合同,开发商应当毫无选择的履行广告许诺的义务。

延伸阅读
  1. 房屋和土地一并抵押的法律规定
  2. 买房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3. 质押合同的法律性质
  4. 私房租赁的法律性质
  5. 夫妻分居时签订的分居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环保能源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市场开拓及推广协议
  2. 世界控烟框架公约的第四轮谈判
  3.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的责任
  4. 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措施
  5. 沙盘和楼房实体有差异构成虚假宣传吗
  6. 户外广告牌审批事项
  7. 投资咨询服务协议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