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悬赏广告的典型案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几个关于悬赏广告的典型案例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8-01

 
95310
王*辉诉董*帅悬赏广告纠纷案的案情是,1996年9月21日晚,莱阳市**实业公司经理王*辉下班时不慎将自己的皮包遗失在某公司门口,内有手持电话机一部,现金7100元,还有信用卡、单据、身份证和240吨化工原料的原始化验单。为了找回遗失物,王*辉打印了约20份寻物启事,张贴于街头和遗失地点周围的建筑物上,并在广播电台播出,均明确表示:"如有拾到包者,愿酬谢人民币1万元;有提供线索者,愿酬谢人民币3000元。"董*帅拾得该皮包,称其另有人拾得皮包,自己是提供线索者,要王*辉支付1.3万元。王*辉只同意给1万元。双方多次协商未成。王*辉报警,公安机关传唤董*帅,并将董拾得的皮包等物扣押,并以敲诈勒索为由对董予以行政处罚。1996年12月19日,董*帅向莱阳市法院起诉,请求**实业公司履行付酬义务。一审判决认为,被告发出寻物启事,明示了对捡到者的酬金数额,属内容合法的悬赏广告,应当履行;原告捡到包后又得知寻物启事的内容,即与被告联系并核对实物,是该广告的相对人,有权利享受酬金。双方就酬金数额的争论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判决原告将拾得物归还被告,被告按约给付原告酬金1万元。王*辉不服上诉。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依据《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关于"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的规定,认为遗失物的拾得人负有将拾得物归还失主的法定义务,没有向遗失人请求报酬的权利,故判决:撤销莱阳市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驳回董*帅要求王*辉给付1万元酬金的诉讼请求。

悬赏广告纠纷案件

案例一:提包失而复得

1996年3月5日,原告丢失了一个提包,内有现金10万元、各种票据等计款8万余元。原告随即在电视台和有线广播电台发布了寻物启事,承诺对拾到并归还该提包者给付1.5万元报酬。10天后,被告在回家的路上拾到了该提包,并立即前往原告指定的地点。被告要求原告在接收提包时履行承诺,给付1.5万元的报酬。然而,原告否认自己的承诺,只同意给付2000元。经过有关部门的调解,原告最终同意支付1万元。由于原告未能兑现承诺给付1.5万元的约定,被告坚持不返还提包。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原告应给付被告1.5万元,并要求被告归还拾得的提包。

案例二:商家售假纠纷

1996年1月,安徽**商厦与合肥市百货大楼等商家共同发起了"坚决不卖假货"的倡议书,公开承诺"商品计量,少一罚十;商品质量,假一罚十;商品价格,暴一罚十"。消费者王*明在前往该商厦购物时购买了一些假冒商品,并取得了确凿的证据。随后,王*明向**商厦索赔,但遭到拒绝。王*明随即向合肥市市中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厦支付货款十倍的赔偿。

一审法院认为,**商厦明知所售商品为假货,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关于商品质量假一罚十的承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因此没有法律效力。因此,法院无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只能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原告和被告对一审判决均不服,随后上诉至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商厦的销售行为合法,未以假冒伪劣产品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仅判决**商厦返还原告的购物款及利息。

延伸阅读
  1. 留置权与质押权优先
  2. 相关税法规定及处理方法
  3.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分析
  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其中3起为环保公益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5. 共同海损案例分析及责任承担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主合作平台的法律责任
  2.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
  3. 个人信息保密协议
  4. 广告经营者的合规要求
  5. 安徽省种子广告审查办法
  6. [Name]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