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法律知识

我国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05

 
93433

破产重整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传统破产制度与现代破产制度的差异

破产重整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引入的一项重要制度。自实施以来,破产重整在预防企业破产、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缺乏立法和实践经验,我国的破产重整制度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破产重整的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

作为最后一道救济程序,传统的破产制度注重保护债权人利益,旨在实现债权人的公平清偿。而现代破产制度则强调保护更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破产重整作为一项现代破产程序,强调给予陷入困境的企业最大的生存和振兴机会,阻止所有债权人,包括担保债权人在内,立即追偿。根据世界破产重整立法例,一旦重整程序启动并批准重整计划,重整期间所有债权人,无论是否同意重整计划草案,都不得行使权利。这对债权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上,重整制度旨在最大程度地拯救企业,通过保持和扩大企业的整体价值,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理论上的最大化未必等于实际上的最大化。由于经营风险的存在,不是所有的重整都能成功。此外,债务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机会主义倾向也存在。因此,债权人并非总能实现比破产清偿更大程度的受偿,甚至可能因重整的拖延或失败而导致债权受损。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因为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许多国有企业仍受政府干预。当这些企业陷入财务和债务危机时,政府可能强制要求启动重整程序,最终危及债权人利益。此外,重整过程中,债权人往往被要求“顾全大局”,不断退让、减损债权利益。立法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

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挑战

立法和实践经验不足的一个基本后果是对债权人利益的考量不足。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法院很难抵抗政府的压力,可能因地方利益考量而忽视、损害债权人利益。此外,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重整立法和实践尚缺乏经验,对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缺乏充分预见,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机制和措施设计不完善。最后,重整制度的初衷是拯救企业、实现债务人和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但很可能被债务人企业利用为规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机会主义工具。

延伸阅读
  1. 保护信托的构成要素
  2.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3. 债权人委员会行使职权的条件
  4. 重整计划执行期限的法律规定及重要性
  5. 民法典企业破产重整对债权人好吗

重整热门知识

  1. 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
  2. 破产重整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3. 股份公司重整程序的详细步骤
  4. 小额债权人的特殊保护
  5. 普通债权人在重整程序中面临的风险
  6. 关联公司破产案中如何对债权人利益进行保护
  7. 入股个人独资企业可以吗
重整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