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手术司法鉴定怎样要求经济赔偿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2-09
一些人因生病的关系需要做手术,本来约定好是一次手术就可以完成,但有些患者进行了两次手术,在手术之后身体受到的冲击也会比较大,人也显得非常虚弱,这时候就觉得是医疗事故,二次手术司法鉴定怎样要求经济赔偿?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伤残等级与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的计算方法
根据赔偿标准,伤残等级被视为赔偿的系数,从一级到十级对应的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伤残: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 二级伤残:乘以90%- 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
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
1、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2、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4、交通费: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5、住宿费:当事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6、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确定。7、营养费: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加速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8、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和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年龄超过六十周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七十五周岁的,按五年计算。9、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10、丧葬费: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11、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和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12、死亡赔偿金:根据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年龄超过六十周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七十五周岁的,按五年计算。
二次手术费赔偿的方法
通常,二次手术费的赔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实际发生后赔付: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准确的赔付,双方无异议。2、协商赔付:根据首次手术住院情况和临床经验,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确定赔付金额。由于实际情况无法预测,尤其是二次手术可能会增加风险和医疗费用,因此需要双方协商确定赔付金额。3、鉴定机构鉴定:在保险公司确定合适情况后,由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上报赔付金额。
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
鉴定原则
司法鉴定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对于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的受伤人员,鉴定意见中应明确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鉴定时机
司法鉴定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
伤病关系处理
当损伤与原有伤病共存时,应分析损伤与残疾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损伤在残疾后果中的作用力大小确定因果关系的不同形式,可依次表述为完全作用、主要作用、同等作用、次要作用、轻微作用和没有作用。除非判定损伤"没有作用",否则应根据实际残情鉴定致残程度等级,并说明损伤与残疾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致残等级划分
将人体损伤的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致残程度等级的划分依据详见附录A。
判断依据
司法鉴定应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破坏程度、功能障碍程度以及对医疗和护理的依赖程度。同时,还应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