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鉴定费用的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0
在民事诉讼中,经常需要对涉及案件的物品或者其他情形进行司法鉴定,进行司法鉴定的时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支付费用后再进行鉴定,那么民事诉讼鉴定费以及流程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及财产案件的司法鉴定费用的收取标准如下:
一、收费标准
根据案件的诉讼标的和鉴定标的中的较小值,按照标的额比例分段累计收取。具体比例如下:
- 不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本办法附件中所列收费标准执行;
- 超过1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收取;
- 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收取;
- 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收取;
-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4%收取;
-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2%收取;
-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收取。
民事诉讼司法鉴定的流程
1、申请鉴定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
2、预交鉴定费用
申请鉴定时,当事人需要预交相应的鉴定费用,并提供相关材料。
3、确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
经法院同意后,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指定。
4、重新鉴定的申请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并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应予准许重新鉴定:
- 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
- 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 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
- 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5、处理有缺陷的鉴定结论
对于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不予重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