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需要缴纳费用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司法鉴定需要缴纳费用吗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5-02-11

 
133859
在实际法律问题中,人们对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费用规范的定位不清晰,对司法鉴定费用的承担者也缺乏一定的了解,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鉴定费用预交的性质,致使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主要对司法鉴定费用预交的承担路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司法鉴定费用的法律性质及负担原则

根据对鉴定费用的调查以及诉讼费用的法律性质,司法鉴定费用的收取和负担应遵循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原则性规定。

鉴定人的义务与权利

一方面,鉴定人对法院负有公法协力义务,具体表现为鉴定人负有向受诉法院陈述鉴定意见的义务与出庭说明鉴定意见的义务。为了履行这些义务,鉴定人有权请求受诉法院支付鉴定费与鉴定人出庭费。

当事人的费用负担义务

另一方面,根据当事人对法院的公法上之费用负担义务,两种费用均应由当事人预交和负担。具体而言,鉴定费用的支付路径是:由当事人预交给法院,待鉴定活动结束后由法院支付给鉴定人。

司法鉴定费用负担方式的合理性问题

由于鉴定费用的诉讼费用性质,鉴定费用应由当事人向法院预交,同时应遵循民事诉讼费用的相关规定,原则上由败诉方承担。然而,现行的鉴定费用负担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不符合诉讼法理

根据诉讼法理,败诉的当事人对诉讼活动的开始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亦应对诉讼中用于裁判的费用具有相应的承担义务。鉴定费是鉴定人协助法院证据调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是帮助法官解决专业性问题、弄清案件实情以保证公正裁判的必要费用。因此,鉴定费理应由败诉方承担。

不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鉴定的启动与鉴定意见的采纳最终乃是由法院审查决定,而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并没有实际的鉴定委托权、鉴定意见采用权,鉴定人及其鉴定意见也不对任一方当事人负责。因此,要求主张鉴定的当事人承担该项程序费用与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不相契合。

影响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积极性

谁主张、谁负担的鉴定费负担方式会影响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法官对案件事实的了解程度。一方面,经济能力差的当事人可能会因为无法承担鉴定费用而放弃正当的鉴定申请。另一方面,该费用负担方式为不信任、不信服鉴定意见的当事人提供了机会,可能引发重复鉴定、多头鉴定乃至虚假鉴定的现象。

问题在法官滥用权力的空间

当鉴定是由法官依职权启动时,由于没有鉴定申请人,鉴定费的负担问题将无法解决,从而为法官滥用鉴定启动权及费用负担裁判权预留了空间。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及相关责任承担
  2. 司法鉴定申请方需要支付多少钱
  3. 工伤腰部受伤司法鉴定程序的详解
  4.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意见书
  5.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配合伤残鉴定的处理办法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3.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4.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5.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6.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7. 产瘫司法鉴定听证会:维护双方权益的公正平台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