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26
在人民法院审查民事证据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标准需要被考虑。首先,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而不能是主观臆测。其次,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相关,这是判断证据证明力的重要标准。最后,证据必须合法取得,按照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取得。为了控制非法获得的证据,存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其中包括了若干关于证据效力的规定。根据该解释:
民事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它是民事诉讼中法院认定案件事实作出裁判的根据。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比如合同、书信、文件、票据等。书证是民事诉讼中普遍并大量应用的一种证据。
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比如,质量不合格的家具、被汽车撞坏的自行车等。
视听资料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材料。比如,用录音机录制的当事人的谈话,用摄像机拍摄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和资料等。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证人所作的陈述,既可以是亲自听到、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其他人、其他地方间接得知的。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当事人陈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陈述。对于人民法院来说,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当给予重视。但是,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陈述应当客观地对待,注意其是否有片面和虚假的成分。
鉴定结论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民事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由于鉴定结论是运用专业知识所作出的鉴别和判断,所以具有科学性和较强的证明力,往往成为审查和鉴别其他证据的重要手段。
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勘验笔录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证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