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有哪些技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调解法律知识

人民调解有哪些技巧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16

 
87023
人民法院在受到了当事人起诉之后,一般是会安排调解的,希望能够通过调解解决彼此的纠纷,让人民的纠纷能够更快的解决掉,而不需要对簿公堂,这也变相的在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的。关于调解的内容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人民调解的技巧及其重要性

一、稳定当事人情绪,为调解创造条件

任何矛盾纠纷都源于利益冲突且无法达成共识,双方持有不同立场,情绪激动。稳定当事人情绪是调解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当他们情绪平静下来,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解。否则,无法调解甚至可能导致纠纷进一步升级。稳定当事人情绪的技巧包括:

1. 创造亲近、祥和、安定的氛围:调解人员要对申请调解或走出去调解的当事人一视同仁,关心他们的事情,表达帮助他们公平解决问题的意愿,从而转移双方对抗的注意力。

2. 建立信任感:调解人员应树立平等待人、公平公正的形象,消除当事人的顾虑,使他们对调解解决纠纷的信心更加坚定。

3. 引导当事人自我探讨:调解人员要明确告知当事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正常的,可以通过诉讼或调解解决。人民调解是当事人自己的组织机构,可以重新认识、探讨和协商解决问题,既省钱省力又能化解矛盾,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严格掌握“评、判、裁、决”的原则

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非党政机关或司法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第七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没有作出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权力。在具体调解工作中,调解人员不应随意批评、评论当事人的是非对错,更不能作出判决、仲裁或行政决定。调解员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宣传法律规定:调解人员要宣传《人民调解法》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选择或接受人民调解员、接受或拒绝调解、要求调解公开或不公开进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等。

2. 依法处理纠纷:调解人员在协商过程中,应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帮助当事人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三、常用的调解方法

1. 宣传法律法规:调解人员可以通过宣传《人民调解法》中的相关规定,帮助当事人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调解的程序和方式。

2. 分析问题:调解人员可以帮助当事人对纠纷进行自我分析,以民间通常的道理作为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3. 引导互相体谅:调解人员应利用当事人之间的情谊,要求他们互相体谅,不要因一点小事而忘记过去的友情。

4. 换位思考:调解人员可以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对方,化解矛盾。

5. 借古喻今:调解人员可以借助历史传说故事或正反事例,教育当事人,引导他们用他人的经验来对照自己,处理问题。

四、加强学习,掌握调解工作相关知识

调解工作涉及法律法规、各行各业的知识以及民间常识。调解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法律知识水平,掌握各种自然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

延伸阅读
  1. 农村房屋拆迁纠纠纷怎么解决
  2. 产权有纠纷的房屋如何继承
  3. 私人借款5000元不还怎么办
  4.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费用问题
  5. 拆迁纠纷找哪个部门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2.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3. 养一只辐射陆龟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4.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5.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6. 财产保全提交资料得多久下来
  7. 离婚做财产保全,可以保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集体合同的效力
  4.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5. 继承纠纷处理指南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