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事无法执行回转的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对民事无法执行回转的赔偿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0-05-25

 
85266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民事执行回转的情况,而我们对于这种情况使劲唱遇见,法律要求是坚决执行的,所以在无法执行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对民事无法执行回转的赔偿买关于这种赔偿有什么规定呢?是怎么进行赔偿的呢?下面就有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决一下相关内容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赔偿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上述法律是我国执行回转制度的最根本性规定。

执行回转,又称再执行,是指在案件已经全部或者部分执行完毕后,因执行依据被撤销,对已经被执行的财产,由人民法院根据新的法律文书,重新采取强制措施,恢复到执行开始前的状况的一种制度。执行依据被撤销后,基于它所实施的执行行为无效,为弥补因执行依据错误给被执行人造成的损害,就需要建立执行回转制度以救济被执行人。但是,实践中往往会发生执行回转困难或执行回转不能实现的情况,实质上使得被执行人产生了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的损失是否能得到国家赔偿呢?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上述规定仅规定了执行错误可以要求国家赔偿,但是并未将执行回转纳入赔偿范围。1996年5月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发生错判并已执行,依法应当执行回转的,或者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申请有错误造成财产损失依法应由申请人赔偿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从这一司法解释可以看出,人民法院错判并已执行,依法应当执行回转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即使因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发生错判而导致被执行人财产被错误地执行,也不能要求国家赔偿,我国法律专门设立了执行回转制度来救济被执行人的权益。人民法院裁定执行回转后,执行回转因取得财产的人无能力返还而不能实现的情况,就像胜诉的当事人因对方无财产可供执行而无法依据生效判决取得财产的道理一样,是当事人的诉讼风险,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

延伸阅读
  1. 执行立案需要什么资料
  2. 双方调解后还能执行回转吗
  3. 发生执行回转的原因
  4. 执行回转的概念及条件
  5. 执行回转案例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5.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6.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7. 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