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25
(一)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如果案件尚未受理且经审查不属于本法院管辖,那么就不存在移送管辖问题,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二)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只有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行使审判权,因此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权审理案件。
(三)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这意味着移送案件的法院不得随意移送,只能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在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前提下,还必须正确理解本条所规定的“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义,以便正确理解和适用移送管辖。所谓不得再自行移送,是指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对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须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如果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认为该院依法确无管辖权,应当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这样的规定既可以避免法院之间相互推诿或争夺管辖权,又可以防止诉讼拖延,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意见》的规定,案件一经受理,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变更的影响。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一旦受理案件后,不得以行政区域变更为由将案件移送给变更后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于已经进行了实体审理但当事人未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可以视为当事人放弃了异议权,因此不必移送管辖,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继续审理。至于判决后的上诉案件和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应当由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案件,则应由原审人民法院进行重审或再审。通过正确理解移送管辖的适用条件和相关规定,可以确保移送案件的顺利进行,避免法院之间的争议,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