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的劳动时间有哪些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集体合同的劳动时间有哪些内容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0-05-25

 
82458

签订书面合同其实是对合同双方当事人最直接的保障,故虽然在法律上规定合同的订立有书面与口头两种,但在实践操作中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自然人之间,通常通过比较规范的书面合同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那如果你是一名劳动者,你则需要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而关于集体劳动合同是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集体合同。相信很多人对其中的劳动时间的内容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集体合同的劳动时间有哪些内容:

1、工时制度;

2、加班加点办法;

3、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

4、劳动定额标准。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集体合同主要是由代表劳动者的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在我国具有如下特征:

1、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的团体组织——企事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2、集体合同以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和全体职工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协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确定劳动者的共同利益。

3、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我国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必须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能发生法律效力。

4、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效力,其效力及于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会和全体职工。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

【相关知识】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变更时未变的内容继续有效吗
  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3. 劳动合同
  4. 毕业生试用期工资签什么合同
  5. 没有签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劳动争议案件:刘某与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
  2. 劳动合同解除的合法性问题
  3.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
  4. 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劳动法的倾斜保护
  5. 劳动合同
  6. 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报销差旅费大于借款的账务处理方法
  7.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规章制度合同下载

  1.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书范本
  2. 游戏客服人员聘用合同范本
  3. 销售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4. 物流公司劳务合同范本